有途網

解說詞的特點有哪些

岳春陽2022-02-13 11:16:55

解說詞是口頭解釋、說明事物的文體。往往事先擬好文稿,通過對事物的準確描述、渲染,感染觀眾或聽眾,使其了解事物的實情、狀態和意義,力爭收到宣傳效果。那么解說詞有哪些特點呢?下面就和小編一起看一下吧!

解說詞的特點有哪些

解說詞的五個特點

1、解說詞要根據解說對象的特點,有明確的主題和說明重點,不能面面俱到,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,抓住事物的關鍵,即使是拓展性內容,也不能游離解說的主題。如課文解說的對象是宇宙,那么就要緊扣宇宙的組成來介紹,不能隨意生發其他問題。

2、解說詞補充和增加解說對象的相關信息,主要是知識和情理的擴展,使讀者接受到畫面和實物本身無法傳遞和難以表達的涵義。如課文中對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紹(知識擴展),將宇宙比做大海,激發讀者對宇宙的想像(情理擴展)。

3、解說詞是一個有機的整體,但各個部分又有相對的獨立性。課文從宇宙整體到星系的組成再到太陽系,雖然每個部分緊密相聯,但又各有側重,各有中心。

4、解說詞是配合實物或圖畫的文字說明,便于觀眾一目了然。一般用不多的文字把實物介紹給觀眾,使觀眾借助簡明的文字介紹,對實物或圖畫獲得深刻認識。

5、解說詞是按照實物陳列的順序或畫面推移的順序、時間順序編寫的。陳列的各實物或各畫面有相對的獨立性,反映在解說詞里,應該節段分明,每一件實物或一個畫面有一節或一段文字說明。在書面形式上,或用標題標明,或用空行表示。

解說詞的寫作形式

1、描述型以時間的先后作解說的順序,對說明對象進行內在或外部的描述。人物、產品介紹、生產流程等解說多采用這種方法。

2、說明介紹型按照事物空間存在的形式,或從外到內,或從上到下,或從前到后.或從整體到局部,把事物的名稱、功用、類型、特點、關系等依次解釋明白,使觀眾、聽眾了解、熟悉。

3、分析型按照事物體的內在邏輯關系安排順序。這種內在的邏輯關系或為因果,或為遞進,或為主次,或為總分,或為并列等。其基本方法是從一般原理到特點結論,或從一系列事實抽提出一般原理。所遵循的寫作思維方式是演繹、歸納或對比。

4、一般認識型按照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和習慣,一般總是由淺人深、由近及遠、由抽象到具體對事物體進行解釋說明。

解說詞范文欣賞

各位朋友:

大家好!一路辛苦了!“有朋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”?,F在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就是金獅洞的導游線路圖,它呈一個巨大的“V”字形,全長1853米,總空間為20萬立方米,洞內最高處達到48米,最寬處達59米,我們沿途會經過3大宮殿、4大景區、20多個景點,我們將從“仙界”開始我們的旅程。

俗話說“既進洞,則成仙”,所以,現在就要恭喜各位了,不知您是否意識到了,從您下臺階的第一步起,你的身體就已經變了,從凡界到凡人,變成我們仙界的神仙了。

不過,仙界也是有仙界的規矩的,是不食人間煙火,不吃瓜果。

好,今天我們的旅程就到此結束,謝謝各位一路上同我的合作,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。在這兒,就要向各位說聲再見了,最后祝各位在新旅途中玩得開心,游得滿意!

熱門推薦

最新文章

亚洲黄色在线观看